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俗风俗> 正文

撒拉族风俗简介,撒拉族简介

撒拉族简介

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、化隆回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。撒拉族自称“撒拉尔”,史称“撒拉”或“撒喇”,是中国黄河沿岸地区的重要民族群体。

宗教信仰

2撒拉族风俗简介,撒拉族简介

伊斯兰教是撒拉族的全民信仰,对撒拉族的历史发展、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。撒拉族过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包括圣纪节、开斋节和古尔邦节,这些节日是撒拉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语言与文字

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,称为撒拉语,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。撒拉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,通用汉文。青壮年中的许多人能够熟练使用汉语。

生活方式

撒拉族以农业为生,主要种植小麦、青稞、养麦、土豆、蚕豆、豌豆、蔬菜和瓜果等。饲养马、牛、羊、驴、骡、鸡、鸭、兔等也是撒拉族的传统生活方式。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、下河板筏为生,养蜂和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。

婚姻习俗

撒拉族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,实行家族外婚。近亲家族“阿格乃”和远亲“孔木散”之间禁止联姻,但并不十分严格。婚姻的缔结通常由父母之命决定,婚礼由阿訇主持。婚礼中还有“挤门”、“对委”、“哭嫁”和“摆针线”等传统习俗。

服饰文化

撒拉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。男子通常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,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,腰系红布带或红绸带。妇女则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,外套黑色坎肩,并佩戴各种手饰。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,妇女普遍戴盖头。

饮食文化

撒拉族的饮食以小麦为主食,辅以青稞、荞麦、马铃薯和各种蔬菜。逢年过节或贵宾迎门,则以炸油香、搓馓子、做油搅团、手抓羊肉、蒸糖包等庆贺节日或招待客人。奶茶和麦茶是撒拉族男女老幼喜爱的饮料。

节日庆典

撒拉族的主要节日包括开斋节、古尔邦节和圣纪节。在这些节日里,撒拉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,如宴请宾客、煮手抓羊肉、炖鸡肉、做糖包、油炸蛋糕、炸馓子等。

禁忌与习俗

撒拉族有许多禁忌,如忌食猪肉、狗肉、驴肉、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;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;作礼拜时,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;忌在水井、水塘附近洗涤衣物;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;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。

艺术与音乐

撒拉族的艺术主要包括音乐、歌舞和装饰。音乐分为民歌和口细(乐器)。民歌包括撒拉曲、宴席曲和花儿等。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,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。

通过以上介绍,我们可以了解到撒拉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。撒拉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,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