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俗风俗> 正文

莆田做大岁的风俗,莆田“做大岁”——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

莆田“做大岁”——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

莆田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,还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。其中,“做大岁”便是莆田独具特色的一种节日庆祝方式。

标签:莆田风俗,做大岁,历史渊源

一、历史渊源

2莆田做大岁的风俗,莆田“做大岁”——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

“做大岁”这一风俗源于明代。据传,明嘉靖四十一年,倭寇进犯莆田,导致当地百姓流离失所。次年正月初一,戚家军打败倭寇,百姓得以返回家园。由于战乱,许多家庭无法在除夕夜团聚,于是决定在正月初四夜补过除夕,以此纪念这段历史。自此,“做大岁”成为莆田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。

标签:莆田风俗,做大岁,庆祝方式

二、庆祝方式

在莆田,“做大岁”的庆祝方式与除夕夜相似,但更为隆重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庆祝活动:

1. 围炉

除夕夜和做大岁之夜,莆田人都会举行围炉活动。围炉时,人们会将木炭烧红,置于餐桌底下,象征着团圆和温暖。围炉时,餐桌上的菜肴也颇具寓意,如鲫鱼、蟹、虾、甜丸子等,分别代表着“积宝”、“十全十美”、“和气”、“甜甜美美”等吉祥寓意。

2. 线面

正月初一早上,莆田人都会吃一碗线面作为早饭。线面上放满各种配料,如香菇、黄花菜、紫菜、摊鸡蛋、猪肉、油炸豆腐、花生等。这些配料要就着线面吃,才符合礼节。据说,吃了线面就能长一岁。

3. 做大岁

正月初四,莆田人再次举行庆祝活动,称之为“做大岁”。这一天,人们会再次吃年夜饭,初五早上则吃线面。这一习俗象征着对历史的纪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

标签:莆田风俗,做大岁,禁忌

三、禁忌

在莆田,“做大岁”期间还有一些禁忌,如正月初二不串门。这一禁忌源于明代倭寇侵扰时期,初二日是莆田、福清两县百姓为死者料理后事的日子,因此这一天不宜串门。

标签:莆田风俗,做大岁,文化传承

四、文化传承

莆田“做大岁”这一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,不仅体现了莆田人对历史的纪念,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。这种风俗代代相传,成为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总结

莆田“做大岁”这一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它不仅让莆田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,更让人们在欢庆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