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族,又称越族,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、山心等沿海地区。京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,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。
京族人民沿海而居,以渔业为主要经济来源。他们的渔具种类繁多,包括拉网、刺网、塞网等,捕鱼技艺精湛。渔箔是京族渔猎生产中独特的传统设施,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京族渔业生活中还保留有“见者有份”的寄赖习俗,体现了京族人民的团结互助精神。
哈节是京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节日,于农历六月初九举行。庆典期间,京族民众穿着民族服饰,到海边迎神祈福。哈节期间,京族展示了独弦琴演奏、踩高跷捕鱼等传统民俗文化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2006年,哈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独弦琴是京族的民间乐器,其悠扬的音色与京族民歌相得益彰。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赵霞表示,独弦琴不仅是京族的传统艺术,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一部分。近年来,独弦琴艺术得到了保护和传承,已有近2000人接受培训。独弦琴还走出国门,在中国—东盟音乐周等大舞台上展现。
京族有本民族语言,通用汉语文。信仰方面,京族信仰天主教、道教。京族的传统住房是草庐茅舍,称为栏栅屋。栏栅屋保留了百越干阑式建筑的遗风,屋顶盖上茅草、树枝叶或稻草,屋内用竹片隔成三个小间,老人住正间,子女住左右侧间。
京族春节习俗与汉族相似,但也有一些独特的传统。除夕之夜,京族人民会举行祭祀活动,祈求来年平安吉祥。春节期间,京族人民会办年货、掸尘、送灶君、挂年画、贴春联等,欢度佳节。
京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保护。近年来,京族特色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,哈节和独弦琴艺术均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京族文化传承人致力于将京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京族文化。
京族,这个古老的海洋民族,以其独特的风俗文化,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,京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任重道远,让我们共同期待京族文化的明天更加辉煌。
本文由网友投稿于2025-05-16 23:52:41发表在本站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版权说明:以上内容若有侵权请联系:diytougao@qq.com 处理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zhuanyepeixun.com/yunshi/153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