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俗风俗> 正文

京族风俗,京族简介

京族简介

京族,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的东兴市、江门市新会区、湛江市徐闻县等地。京族以沿海地区为主要居住地,以渔业为主要生计来源。京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风俗习惯,这些习俗与他们的海洋生活方式紧密相连。

渔箔捕鱼:京族的传统技艺

2京族风俗,京族简介

京族渔箔捕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京族渔猎生产中独特的传统设施。渔箔颇似古代的八卦阵,通过在滩地裂沟两旁插上木柱,并用竹条、竹蔑或山藤编结成篱笆,形成漏斗状的“鱼室”。涨潮时,鱼虾随潮水进入鱼室;退潮时,鱼虾被困其中,便于渔民收获。这种捕鱼方式体现了京族人民与海洋的紧密联系。

“见者有份”的寄赖习俗

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,至今还保留有“见者有份”的寄赖习俗。退潮后的渔箔边,或是满载而归的渔船旁,只要想吃海味,任何人都可以捡一些拿走,主人绝不会责怪。这种习俗体现了京族人民之间的互助和团结。

禁忌与信仰

京族在渔家做客时,有诸多禁忌。如在渔家做客,千万别说饭烧焦了,因为“焦”与“礁”同音,不吉利,渔民最怕触礁。在船上不要说“油”,把油称为“滑水”,因为“滑”有“顺当”、“顺溜”、“顺利”之意,而“油”与“游”同音,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。京族中有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,婚姻制度和仪式按天主教的教规进行。

哈节:京族的传统歌节

京族除了与汉族相同的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外,最隆重、最热闹的节日是哈节。哈节,又称唱哈节,即唱歌的意思,是京族的传统歌节,通宵达旦,歌舞不息。哈节通常在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举行,节日期间,全村欢聚一起,通宵歌舞,并在哈亭举行迎神、祭祖、比武、角力等活动。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,一边宴饮,一边听唱。

婚姻与家庭

京族的传统婚姻大都是由父母包办,即所谓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同姓不婚,严禁姑表婚,若有违反,必将受到族规的制裁。京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独具特色,往往在哈节等节日中通过唱歌、跳舞等方式表达爱意。

服饰与建筑

京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和蓝色为主,男性常穿长衫、马褂和短打,女性则穿长袍和上衣配长裙,喜欢用鲜艳的颜色装饰。京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受到汉族和藏族的影响,以木结构、砖瓦、石灰和泥土为材料,具有简朴、实用和美观的特点。

结语

京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,体现了他们与海洋的紧密联系和独特的民族特色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京族的文化和习俗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。了解和研究京族的风俗习惯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