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炉,作为漳州地区特色的传统年俗之一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间情感。在春节来临之际,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围炉活动,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围炉,又称“围炉夜话”,源于古代的“围炉煮茶”习俗。在漳州,围炉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方式,更是一种家庭团聚、传承文化的象征。
围炉通常在除夕之夜举行。当夜幕降临,家家户户都会点燃红泥火炉,生起火炭,让炉火红红旺旺地照亮整个房间,象征着家庭幸福兴旺。
围炉的食物种类繁多,有火锅、烧烤、炖菜等。其中,火锅是围炉中的菜肴。火锅中的食材丰富多样,有鱼丸、肉圆、海鲜、蔬菜等,寓意着合家团圆、年年有余。
在围炉的过程中,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。例如,鱼象征生活富余,鸡寓意金银相挨(谐音),鸭是金银相叠(音塔),猪肝表示官运亨通,豆腐说会发家致富,韭菜是韭菜春”,长久幸福。即使是最普通的新鲜菠菜、芥菜、或厚皮菜”,也叫做长年菜”,不许切断,撕成一条条,烫熟了,囫囵吃,可长命百岁,也含有不忘本之意。
围炉仪式中,家主人会举筷指点一盘菜,念一句相应的吉祥话,全家人随之品尝。酒过三巡,即可随便吃了。宴席结束,主妇要盛一碗米饭放在厅中或厨房,插上一朵红纸花,俗称春饭”,闽南话春”与剩”谐音,寓意年年有余。
围炉过后,全家人围坐一堂,品茗谈天,欢声笑语。大人们给小孩过年钱”(红包),祝他们健康成长,也给老父母压岁钱”,愿他们健康长寿。漳州人认为,守岁可以驱邪避灾,迎接新的一年。
围炉作为漳州的传统年俗,代代相传,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如今,随着社会的发展,围炉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,但其所承载的亲情、友情和乡情却始终未变。
围炉,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,更是一种精神寄托。它让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,放下繁忙的工作,回归家庭,感受亲情的温暖,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。
在未来的日子里,愿围炉这一传统年俗能够继续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,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。
本文由网友投稿于2025-05-17 00:24:17发表在本站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版权说明:以上内容若有侵权请联系:diytougao@qq.com 处理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zhuanyepeixun.com/yunshi/193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