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俗风俗> 正文

闽南婚前风俗,传统婚俗中的文化传承

涉及地区:闽南地区

闽南婚前风俗:传统婚俗中的文化传承

1. 择日与送日头

2闽南婚前风俗,传统婚俗中的文化传承

在闽南地区,结婚的第一步是择日。男方会请一位风水先生,为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父母亲的生辰八字算一下,然后根据农历算出一个好日子来结婚。确定好日子后,男方会将装有喜日”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,这一步骤就是送日头”。女方知道日期后就得紧锣密鼓地准备嫁妆,男方则忙着准备请人、酒席等方面。

2. 纳聘与过大礼

纳聘又称过大礼,在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。男方备齐双方商定的聘礼,并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(须全福之人)同媒人,将聘礼送到女方家中。聘礼一般包括聘金、首饰、猪腿、面线、糖果、饼干等等。这些聘礼必须用红布袋或红藤篮装放,用双数的扁担挑来。女方对礼品一般不得全收,需要加一些芝麻、五谷让男方载回去,也就是担盘”。

3. 合生辰八字

在闽南地区,合生辰八字是一项重要的婚前仪式。双方家长会将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交给长辈,分析两个人的匹配程度。若是不合适,为了命运着想,只能作罢了。如果合适,就要开始准备商量聘礼,因为是自由恋爱,所以对聘礼不会太计较,两方商量合适,就可以准备下一步了。

4. 婚前准备

在婚前,女方家会开始准备嫁妆。嫁妆包括各种生活用品、家具、衣物等。嫁妆的多少和品质,往往代表着女方家的经济状况和对女儿的关爱。男方家也会准备婚房,布置新房,为新婚夫妇营造一个温馨的家。

5. 婚前习俗

在闽南地区,婚前还有一些习俗,如:

哭嫁:新娘在出嫁前会哭几声,表示依依不舍,这样婚后才幸福,俗称哭好命”。

上头:婚礼的第一个礼程是在厅堂中进行象征性梳妆打扮,新娘新郎让人在头上各梳三下。这叫上头”,表明正式成了大人。

放扇地:新娘上轿(车)前必先哭几声,表示依依不舍,这样婚后才幸福,俗称哭好命”。送嫁妈”要替新娘盖上紫帕,并诵唱:紫帕罩上头,新娘贤惠新郎能。罩于前,新娘好人缘;罩于后,夫妻吃到老、老、老。”轿行几步,新娘要从轿(车)上丢下摺扇于路,表示抛弃不好性癖,俗称放扇地”(谐音放性”),送嫁妈”遂唱道:放扇,放扇

6. 婚前礼仪

在闽南地区,婚前礼仪非常讲究。男方在迎娶前,会带上四色糖果饼干,备好红包或手饰等礼物,去女方家。如若满意则留在女方家吃个便饭,女方家若是满意便会在饭前让姑娘出来倒杯茶给客人喝,若是不满意姑娘是不会出来的,这样男家也不必留下来吃饭了。吃完饭男方会留下一个红包或手饰说是给姑娘的见面礼,只是个礼,双方都不会计较多寡的。

7. 婚前文化传承

闽南地区的婚前风俗,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闽南人对婚姻的重视,也传承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。如今,虽然一些风俗已经逐渐简化,但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元素,如择日、纳聘、合生辰八字等。

总结

闽南地区的婚前风俗,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闽南人对婚姻的重视,也传承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。了解和尊重这些风俗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闽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