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俗风俗> 正文

关于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

一、维吾尔族的待客习俗

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,待客习俗讲究周到。当有客人来访时,主人会请客人坐在上席,并摆上馕、各种糕点、冰糖等美食。夏天,还会准备一些瓜果供客人享用。在客人到来后,主人会先为客人倒上一杯茶水或奶茶。待饭做好后,主人会将食物端上桌,如果用抓饭待客,饭前还会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。在用餐过程中,客人不可随意拨弄盘中食物,也不可随意到锅灶前去。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,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。如不慎落地,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。共盘吃抓饭时,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。饭毕,如有长者领作都瓦”,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。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,全家共席而坐,饭前饭后必须洗手,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,忌讳顺手甩水,认为那样不礼貌。

二、维吾尔族的结婚习俗

2关于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

维吾尔族的结婚习俗富有宗教色彩。男女青年结婚时,由阿訇或伊玛目(均为宗教职业者)诵经,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,让新郎、新娘当场吃下,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,同甘共苦,白头到老。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,最先摆上馕、喜糖、葡萄干、枣、糕点、油炸馓子等,然后再上手抓羊肉、抓饭。在婚礼上,亲朋好友会为新人送上祝福,共同庆祝这一喜庆时刻。

三、维吾尔族的节庆习俗

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,传统节日有肉孜节、古尔邦节、诺鲁孜节等。其中,古尔邦节最为隆重。届时,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庆祝活动,表达对真主的虔诚和感激之情。肉孜节,也称开斋节,是阿拉伯语尔德·菲图尔”的意译,因在封斋一个月后开斋的那天举行而得名。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,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,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,白天绝对禁止吃喝。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月为准。

四、维吾尔族的服饰文化

维吾尔族服饰丰富多彩,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城市妇女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;农村男子穿长袍,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;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;耳环、手镯、项链是妇女喜爱的装饰品。现在,城市居民多穿时装,但传统服饰依然在维吾尔族人民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五、维吾尔族的手工业和商业

维吾尔族在农村一般自成村落,从事农业生产;并擅长经营园艺、瓜果、林木、饲养奶牛及羊。市区内的维吾尔族人多从事手工业的商业。手工业以制革、打铁、食品加工等为主;商业多经营毛皮肠衣、干鲜水果和民族用品。

六、维吾尔族的礼仪文化

维吾尔族热情好客,崇尚礼节。在路上遇到尊长、朋友时,习惯于把右手放在胸前,上身前倾,并道色俩目”,以示问候。走路让长者先行,谈话让长者先说,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;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准喝酒、抽烟;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,互相致礼和问好,然后右臂抚胸,躬身后退步,再问对方家属平安;妇女在问候之后,双手扶膝,躬身道别。

通过以上介绍,我们可以了解到维吾尔族独特的风俗习惯,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好客、崇尚礼节,还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底蕴。在今后的交往中,了解和尊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,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,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。
阅读全文